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 ... rdfbWYnE1g
界線之重:縮胃手術、醫療誓言與人性的代價
金蓋紅
當醫療的名義被用來切割一具未達病態性肥胖的身體,那麼被切開的,不只是胃壁,而是制度的底線、倫理的邊界,以及人對責任的理解。
高雄這起事件中,一名女性病患 BMI 僅 24,身高 149 公分、體重 54 公斤,卻被診斷為「病態性肥胖」,接受複合式縮胃與腸繞道手術。術後,她的體重驟降至 37 公斤,出現腦病變、早發性失智與情緒崩解。她的身體成了市場的入口,她的痛苦成了利潤的代價。
這不是技術的問題,而是選擇的問題。真正的醫療倫理,不在於手術是否精準,而在於是否該動刀。當制度的漏洞被看見,仍選擇不利用它的人,才是真正的醫者。
若一位醫師能在制度失控時保持冷靜,在群體懷疑中堅持原則,在誘惑面前選擇紀律——那麼他守住的,不只是病人的健康,更是醫療的尊嚴。
絕望不是病,而是人對自身責任的逃避。當醫療不再以病人的福祉為首要考量,而是以財富為目的,那麼醫師的存在,也開始背離其誓言。
醫師誓詞說:「我將不以任何形式傷害病人。」這不是詩句,而是底線。若醫療失去這條底線,它便不再是醫療,而是交易;不再是救人,而是操控;不再是誓言,而是契約。
財富本身無罪,但若取得的方式建立在病患的痛苦之上,那麼它就不再是報酬,而是代價。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醫療若失其道,便不再是醫療,而是市場的延伸。
這不是個案,而是警鐘。醫療的界線,不該由市場來定義。誓言的重量,不該由利潤來衡量。那條界線,應由每一位醫師親自守護——在手術刀落下之前。
界線之重:縮胃手術、醫療誓言與人性的代價
版主: 版主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