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00720/3519109.html
【24drs.com】July 12, 2010 -- 最新研究顯示,有三分之一的孩童膽固醇極高,但用目前的篩檢方法無法發現。
  
  位於Morgantown的西維吉尼亞大學小兒科教授William Neal指出,LDL「壞」的膽固醇含量160 mg/dL以上的孩子,在成人初期有第二型糖尿病和心臟病發作的風險較高。
  
  這些孩子需要醫療照顧,那些基因傾向膽固醇非常高(約500分之一的孩子)的孩子們需要治療。為了把他們找出來,建議小兒科醫生為那些父母或祖父母膽固醇非常高,且/或有心臟病的孩子們做膽固醇篩檢,但實際上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要做這項檢驗。
  
  Neal教授向WebMD表示,很多父母親表示,他們甚至不知道孩子有膽固醇,更不用說膽固醇高了。
  
  【篩檢孩童的高膽固醇】
  因此Neal教授和同事們提供西維吉尼亞每一位五年級的孩子做全面性篩檢,包括血液膽固醇檢驗。
  
  Neal教授表示,令人驚訝地,在20,266位被篩檢出膽固醇非常高的孩子中,有超過70%是符合家族史的篩檢資格。
  
  2至19歲兒童LDL膽固醇正常值是130 mg/dL以下。
  
  達到目前膽固醇篩檢指標的11歲孩童中:
   * 有8.3%的LDL膽固醇含量達到130 mg/dL以上
  * 有1.2%的LDL膽固醇含量達到160 mg/dL以上
  
  依目前的指標沒有做篩檢的11歲孩童中:
   * 有9.5%的LDL膽固醇含量達到130 mg/dL以上
   * 有1.7%的LDL膽固醇含量達到160 mg/dL以上
  
  Neal教授表示,當90年代建立兒童的膽固醇篩檢指標後,大家認為約有25%孩子符合篩檢資格。
  
  但Neal教授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其中一個誘發篩檢的指標是孩子有高血壓或肥胖的狀況。也許你的小孩沒有心臟病家族史,但是他們的醫生會因為擔心除了有心臟病之外還有糖尿病而更依賴篩檢。
  
  【是否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做膽固醇篩檢?】
  Neal教授相信,對小兒科醫生來說,替所有的孩子檢測膽固醇是一個好主意。但美國心臟病協會主席、邁阿密大學神經學主席Ralph Sacco醫師則不是那麼的肯定。
  
  Sacco醫師向WebMD表示,這篇研究確實質疑家族史是否足夠為篩檢的良好指標,但是否要貿然地做全面性篩檢是另一個問題。糖尿病越來越流行代表我們需要注意飲食、體重控制、以及運動。對五年級學童強調這方面是極端重要的事。
  
  Sacco醫師表示,篩檢是不夠的,孩子們應該全面做的是健康飲食和更大量的運動。
  
  Sacco醫師表示,我們可能該做更多兒童的腰圍檢測,以及如何讓五年級學生做好控制體重和維持運動。那些是我們很樂意採取的普遍性作法。
  
  Sacco醫師和Neal博士同意,那些即使改變了生活方式但膽固醇還是沒有降低的小孩,也許需要使用降低膽固醇的statin藥物來治療。這些藥物對於需要的小孩來說是安全的,但孩子的治療開始的時候,劑量要非常低。
  
  Neal博士的研究結果刊載在7月12日發行的小兒科(Pediatrics)上。
			
			
									
						研究建議兒童篩檢膽固醇
媒體怎樣報導醫界?醫界專業的觀點在哪裡? 歡迎論述,讓真相更完整的呈現!
版主: 版主021
	
			
							回覆文章 
					
	
			
	
			
			
	
	
			1 篇文章
							• 第 1 頁 (共 1 頁)
					
		
	
			
							回覆文章 
					
		
	
	
	
	
			
			1 篇文章
							• 第 1 頁 (共 1 頁)
					
	
			
				前往 
				
			
		
			
			
	
	- 我要活下去 (公開版面)
 - ↳ 老仙ㄟ講古論今講座
 - ↳ Dharma鄭逸哲醫法肥皂箱講台
 - ↳ 肥皂箱秘密基地
 - ↳ ★媒體報導VS醫界觀點
 - ↳ 人物記實
 - ↳ 衛生署長
 - ↳ 年度疫情/疫苗
 - ↳ 2007
 - ↳ 2008
 - ↳ 2009
 - ↳ 2010
 - ↳ 醫療生態
 - ↳ 爭議文章版
 - ↳ ★愛滋病患與醫護人員權益討論區
 - ↳ ★ 談天說地,無所不談,就是不談政治
 - ↳ ★醫療工商服務區(我愛紅娘)
 - ↳ ★野人獻曝●花園一隅
 - ↳ ★HIS醫療資訊廠商客服專區
 - ↳ ★血汗健保
 - ↳ ★二代健保
 - ↳ ★醫門忠烈
 - ↳ 花園子版
 - ↳ ★ 漫畫及海報
 - ↳ 愚公移山計畫暫存區
 - ↳ 愚公移山vs.冷涼卡好
 - ↳ ★CME繼續教育訊息專區
 - ↳ ★ 審查制度的善與惡
 - ↳ 政治事件聊天區
 - ↳ ★工商服務專區
 - ↳ 醫師人力供需討論專區
 - ↳ 外籍學歷與外籍醫師問題
 - ↳ 醫師替代人力問題
 - ↳ 醫院醫師的問題
 - ↳ 診所醫師的問題
 - ↳ 法規規範
 - ↳ ★波淘洶湧
 - ↳ ★醫學生事務交流專區
 - 秘密花園B區
 - ↳ 診所CEO專區
 - ↳ 藥價超級比一比
 - ↳ 不友善藥廠與盤商抵制區
 - ↳ 健保抽審guideline/criteria download 專區
 - ↳ 健保申報疑問
 - ↳ 人事問題
 - ↳ 自費專區
 - ↳ 軟硬體問題
 - ↳ 電腦與網路在醫學領域的應用
 - ↳ 診所對外關係
 - ↳ 放假相關問題
 - ↳ 醫療糾紛
 - ↳ 綜合教室
 - ↳ 專科簽到簿
 - ↳ 藥物討論專區
 - ↳ 家庭醫學科
 - ↳ 皮膚科
 - ↳ 內科
 - ↳ 小兒科
 - ↳ 外/骨/復健科
 - ↳ 五官科
 - ↳ 婦產科
 - ↳ 精神科
 - ↳ H1N1 and Flu及感染性疾病
 - ↳ 醫療和健保法規實務
 - ↳ 健保補充費與二代健保
 - 評論
 - ↳ ★焦點評論
 - ↳ ★精選文集
 - 公會及協會專區
 - ↳ 全聯會與各縣市醫師公會專區
 - ↳ 全聯會與各縣市醫師公會專區(秘密花園區)
 - ↳ 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
 - ↳ 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
 - 醫勞盟
 - ↳ 台灣醫療勞動正義與病人安全促進聯盟【TMAL】
 - 藏經閣
 - ↳ 開業醫須知
 - ↳ 111年度報稅專區
 - ↳ 107年度報稅專區
 - ↳ 106年度報稅專區
 - ↳ 105年度報稅專區
 - ↳ 104年度報稅專區
 - ↳ 103年度報稅專區
 - ↳ 102年度報稅專區
 - ↳ 101年度報稅專區
 - ↳ 100年度報稅專區
 - ↳ 99年度報稅專區
 - ↳ 98年度報稅專區
 - ↳ 97年度報稅專區
 - ↳ 96年報稅專區
 - ↳ 95年報稅專區
 - 論壇事務區(公開版面)
 - ↳ ★公佈欄
 - ↳ ★新手導引區
 - ↳ ★意見反應與求助
 - ↳ ★篳路藍縷
 - ↳ ★醫界數位媒體工作版
 - ↳ ★投票專區
 - ↳ Poll小組討論工作區
 - ↳ ★新手測試區
 - ↳ ★友站連結
 
